<blockquote id="6crhg"><span id="6crhg"></span></blockquote>

  • <acronym id="6crhg"></acronym>
    <table id="6crhg"><option id="6crhg"></option></table>
      1. 歡迎訪問池州總工會網站!

        無障礙瀏覽 | 長輩版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登錄 | 注冊

        關于開展2023年困難職工生活救助和醫療救助活動的通知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池州市總工會 發布時間:2023-03-07 09:25

        關于開展2023年困難職工生活救助

        和醫療救助活動的通知


        各縣(區)總工會,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九華山風景區、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會,市系統工會,市直各基層工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做好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切實解決職工群眾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經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2023年困難職工生活救助和醫療救助活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救助對象

        1.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農民工);

        2.原國有(集體)破產、改制企業的下崗失業職工;

        3.因公犧牲干部職工遺屬和工亡家屬。

        4.生活困難的退役軍人職工。

        二、救助條件

        (一)生活救助

        職工家庭因重大疾病、子女上學、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殘疾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難,并滿足“(家庭近12個月可支配收入-因困支出)÷家庭總人口÷12≤當地低保標準的2倍”。

        原則上因困支出總額小于5000元不予救助。

        (二)醫療救助

        職工本人或其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患重大疾病,或職工為獨生子女、其父母患重大疾病的(重大疾病是指惡性腫瘤、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腎功能衰竭、急性或亞急性重癥肝炎、良性腦腫瘤、心臟瓣膜手術、內臟器官移植及其抗排異治療、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醫療費用支出較高(近12個月醫保結算后個人支付在5000元以上),并滿足“(家庭近12個月可支配收入-因困支出)÷家庭總人口÷12≤當地低保標準2倍”。

        (家庭近12個月可支配收入-因困支出)÷家庭總人口÷12>當地低保標準2倍的,近12個月內因病個人自付費用應在2.4萬元以上,且沒有《池州市工會困難職工幫扶實施暫行辦法》第七條不予幫扶的情形的。

        三、申報程序及申報材料

        (一)申報程序

        1.市直(含集中區、開發區,下同)職工申報:

        申請救助的困難職工向本人所在單位工會進行申報。

        破產、改制的原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職工向本單位留守處申報;留守處已經解散的,直接向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申報。

        所在單位工會調查核實情況后,蓋章確認,報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初審后,報市總工會黨組會議研究確定救助對象。同時申報生活救助和醫療救助的,須滿足《池州市工會困難職工幫扶實施暫行辦法》第九條之規定。

        2.各縣(區)、九華山職工申報:

        各縣(區)、九華山職工申報程序由各地自行規定。

        (二)申報材料

        1.本人申請書(附件1,單位工會簽署意見并蓋章);

        原企業留守處已撤銷的,所在社區工會簽署意見并蓋章。社區工會不蓋章簽署意見的,請提供申請人的下崗證復印件。

        生活救助和醫療救助活動均是以家庭戶為單位的,只能由家庭成員一人提出申請,不得重復申請。

        2.填寫《困難職工(農民工)檔案表》(附件2、3);

        案表由職工所在單位工會或社區工會簽署意見并蓋章。

        3.低保證復印件、以及自提交申請前連續12個月低保金發放流水復印件;

        4.大病診斷證明書或出院小結復印件、以及自提交申請前連續12個月醫保費用結算單復印件以及門診發票原件,并填報《醫療發票統計表》(附件4);

        5.子女上高中或大學的,提供學生證或錄取通知書復印件;

        6.收入證明(家庭已成年成員均需全部提供);

        申請人及其配偶、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是在職職工的,提供本人自提交申請前連續12個月的銀行流水證明;采取現金形式發放的,請所在單位財務部門提供月發放工資表,并加蓋財務章。

        申請人及其配偶、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是原國有集體企業下崗職工,現無相對固定工作單位、或零散就業、或自由職業的,由臨時用工單位出具收入證明,并由所在社區或職工服務中心安排人員進行走訪調查,填寫《困難職工家庭走訪調查表》(附件5);

        申請人的配偶、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是無相對固定工作單位、或零散就業、或自由職業的,由申請人所在工會安排人員進行走訪調查,填寫《困難職工家庭走訪調查表》;

        配偶已退休的,提供退休金銀行工資流水;

        在就業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但未就業的人員,按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7.職工本人社會保障卡或池州工會會員卡(徽商銀行)復印件;寫清持卡人姓名、卡號、手機號,并核準信息無誤。

        8.池州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授權書(附件6);

        9.《池州市不動產登記信息證明》;

        10.本人及家庭成員身份證復印件。

        申報材料3,有則提供,沒有則無需提供。

        申報材料4、5,必須提供其中之一。

        已在工會困難職工幫扶系統中建檔的困難職工,請提供申報材料1、3、4、6即可(申報材料3為低保戶家庭提供)。

        各縣(區)、九華山職工申報材料由各地結合實際自行規定。

        四、不予幫扶救助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幫扶:

        1.子女在高收費(學費超過2萬元)私立學校就讀或自費留學的。

        2.本人或家庭成員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3.存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高消費行為。

        4.拒絕配合調查、核查,致使無法核實收入的家庭。故意隱瞞家庭真實收入及家庭人口變動情況,提供虛假申請材料及證明的家庭。在就業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但尚未就業的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就業的。故意采取其他規避法律、法規的行為造成無經濟來源、生活困難的人員。

        5.在城鎮具有兩套住房或擁有、經常使用各種機動車輛的(殘疾、患病職工用于功能性補償代步除外)不建立深度困難職工檔案;擁有10萬元以上機動車輛或在城鎮具有兩套住房且人均住房面積超過當地上年度人均住房面積的不建立相對困難職工檔案;擁有20萬元以上機動車、具有三套房或豪華住房的不建立意外致困職工檔案。

        6.已實行社會化管理的退休人員,或者雖未退休但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

        7.各地總工會結合當地實際認定的其他情形。

        五、申報時間安排

        申請生活救助項目的,請各單位工會于2023年3月底前將符合救助條件的困難職工申報材料報送至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

        申報醫療救助項目的,可根據實際醫保結算情況適當延長,但不能遲于2023年12月1日。逾期不再接受本年度申報救助。

        六、救助標準

        按照《池州市工會困難職工幫扶實施暫行辦法》(池工辦發〔2021〕21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生活救助標準:深度困難職工家庭,8700元/年。相對困難職工家庭,6900元/年。按季度發放。

        醫療救助標準:

        深度困難職工家庭:個人自付2萬元(含2萬元)以下的,按照個人承擔的合規醫療費部分100%救助(四舍五入精確至百),不超過個人自付部分。如自付醫藥費過高造成生活確實特別困難的,救助標準經市總工會報上級工會批準可適當提高。超過2萬元的報送省總工會審批,超過5萬元的報送全總審批。

        相對困難職工家庭:具體幫扶標準參照深度困難職工幫扶標準的80%確定(四舍五入精確至百),只予單一項目救助,不予多重救助,最高不超過1.6萬元。

        意外致困職工家庭:按照個人承擔的合規醫療費部分15%確定幫扶標準(四舍五入精確至百),最高不超過1萬元。

        七、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全市各級工會要高度重視、精心策劃、周密實施,切實解決職工群眾實際困難,扎實開展好困難職工精準幫扶,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2.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要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工會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平臺作用,大力宣傳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讓職工群眾進一步知曉了解困難職工幫扶政策,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工會組織的關心關愛。

        3.精準識別,嚴格申報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與職工群眾聯系,特別是對所屬建檔在冊的困難職工家庭要上門走訪、認真摸底,精準識別、準確核查,做好信息比對,做到“三必查”,同時要嚴格把握申報條件,把真正困難的職工申報上來。

        4.認真總結,上報情況

        活動結束后,全市各級工會組織要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推動困難職工救助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并將活動開展情況報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

        聯系人:紀程林    聯系電話:0566-2044151。

         

        附件:1.《困難職工幫扶救助申請書》

        2.《困難職工檔案表》

        3.《困難農民工檔案表》

        4.《醫療發票統計表》

        5.《困難職工家庭走訪調查表》

        6.《池州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授權書》

                                   

         

        池州市總工會辦公室     

        2023年2月24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国产在线精品911_欧美顶级黃色大片_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网站_日本高清视频在线一本视频
        <blockquote id="6crhg"><span id="6crhg"></span></blockquote>

      2. <acronym id="6crhg"></acronym>
        <table id="6crhg"><option id="6crhg"></option></table>